管理登录

首页 > 双一流建设 > 正文

用新的发展理念构筑学科高峰

发表时间:2015-12-09 08:40       作者: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田建国

高校学科建设要以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明确高峰学科定位,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引领,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机遇。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使若干高校和一流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水平。”一流大学基于一流学科,打造世界一流学科高峰,是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关键。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高校学科建设要以这五大发展理念为主线进行布局结构调整,明确高峰学科定位,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引领,把握国家实施新一轮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重大机遇。

对接国家战略需求

  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构筑学科高峰,需要树立开放、绿色理念。学科建设核心是学科方向。首先要对接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方向。国家经济社会的增长点在哪里,学科专业就办到哪里。不仅跟着社会跑,而且要领着社会跑。实践证明,相同的知识和技术含量的学科,由于主攻方向不一样,产生的效益、贡献就有很大差别。上一轮全国重点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的自动化和计算机学科学术得分均为第一,但综合得分均居第二。自动化学科综合排名第一的是东北大学,因为它为鞍钢的技术改造做出了重大贡献。计算机学科排名第一的是国防科技大学,它对国防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高校的学科建设应该更加重视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恩格斯指出,“社会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技术推向前进”。一流大学不但要在文化知识传播上有重要影响,还要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有重要地位和影响。

  科学史证明,人类几乎所有的重大贡献,尤其是天才性贡献,一定是符合人类需求、国家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斯坦福大学为世界贡献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并不多,但是它着眼于世界产业结构调整,集群化推动了产学研合作,“贡献”了硅谷和乔布斯等,被认为是人类最有活力的地方。再比如,法学学科要研究解决我国南海和钓鱼岛问题,如果按照学科自身逻辑研究,就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因此,我们的学科设计和研究平台要以问题为导向,培养能够解决问题的人。

  高校要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积极对准国家战略需求,密切关注《中国制造2025》中的十大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瞄准行业共性技术,以学科群、人才群和信息群对接产业群,实现学科链转化为技术链、技术链转化为产业链,集群化推进产学研合作,为“成长产业”提供人才和技术储备。

  瞄准世界学科前沿

  构筑学科高峰,要瞄准当代科技发展主流方向,面向重大科学技术需求,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融合创新,对科技变化趋势判断准确,抢占先机,提前进入阵地,抢占新的制高点。

  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140年历史中出了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它长盛不衰的原因是,先后五次在学术上改变了主攻方向。

  卡文迪许实验室是一个以物理学前沿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世界著名实验室,后来转为利用物理学家发明的仪器和物理学家的思维方法,重点从事天文和生物研究,开辟了射电天文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崭新领域。由于发现了类星体和脉冲星,赖尔和休伊什获得了1974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由于发现了基因的双螺旋结构,克里克和沃森获得了1962年的生物或医学诺贝尔奖。

学科交叉融合是当代科技发展重要趋势。高校的学科建设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多学科交叉。现在已经很少只靠一个高校、一个学科在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甚至很少只靠高校本身作出重大技术突破,所以,我们必须要加强学科协同创新。学科发展要注意扬长避短,培育学科群,形成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运用交叉力量,构筑学科群落,构建高水平跨学科研究平台,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学科交叉点往往是科技发展前沿,学科间横向交融无疑是一个新的学科创新增长点。如日本将运动学、工程学、医学等融汇成人体运动工程学,从工程技术角度成功解读了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的生理变化规律,解决了怎样的方向盘高度能带来最佳驾驶舒适度等难题,推动了汽车工业和制造业发展。据统计,国际上较为成熟的学科5550个,其中交叉学科2600个左右,占学科总数的47%。从20世纪百年以来对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统计分析看,重大理论突破和发明,很多是学科交叉的产物。

  我们要围绕社会发展等重大前沿科学问题,以及国家安全、技术进步等重大要求,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跨越学科的界限、学校的围墙、时空的距离,打破学科壁垒,组建跨学科团队,按照学科群集的建设需要配置资源,建设一批跨学科综合交叉平台,建立完善跨学科教师双聘机制,营造学科交叉的文化氛围,建立具有创新活力的基层学术组织,促进形式多样的学科交叉研究。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

  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构筑学科高峰,需要树立协调、共享理念。学科建设战略上要讲“有所为有所不为”,战术上要讲“有所不为有所为”。有所不为往往比有所为更难。1969年,斯坦福大学撤销了建筑学院,该院当时在全美建筑学院排名第10位至第12位。撤院理由很简单:一是建筑学院排名进前5位要付出巨大代价;二是“近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已有一所美国顶尖的建筑学院。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只有舍得放弃,才能集中力量,做强自己。学科发展要集中在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和社会需求的学科。不属于这个目标的,就应该舍弃。

  构筑学科高峰要强调凝练一流的学科方向,构筑一批综合型、开放式、国际化的重点学科,彻底改变当前高校学科建设中“一片高原、没有高峰”,甚至是“一片平原”的状况。学校有优势、有潜力的学科要纳入重点学科建设。

  学科资源配置不足与学科资源配置分散是高校共同面对的问题。当前解决资源配置分散比不足更为紧迫。学科资源的统筹和整合是学校办出特色、提升水平的必由之路。我们要集中优势资源,突出重点,建设重点学科,突出重点学科在配置资源中的集聚作用。

  在学科建设上,我们要造峰,优先重点支持一批可以尽快进入国内乃至国际一流的重点学科。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来有化学院、工程学院等14个学院,下设100多个学科系,各个学科发展非常均衡,每个学科水平都很高,但是没有一个学科是真正的世界一流,特色不明显,因而始终进入不了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当时,他们提出的口号是,每个领域都要保持全美前三名。后来,他们发现这一目标不可能实现。于是,他们调整发展战略,集中力量,重点发展原子生物工程,要求学校的每个系都尽量与原子生物挂钩,以形成自己的特色。经过几年努力,终于促进劳伦斯发明了加速器。正是由于发明了加速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拿了多个诺贝尔奖,伯克利的生物原子工程学科成了世界第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因此世界闻名。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原校长田长霖先生曾说:“世界上地位上升很快的学校,都是在一两个领域首先取得突破。”

  重点学科建设要紧紧抓住学科队伍、创新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等核心指标,尤其要在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社会服务等方面,努力产出重大成果和标志性成果。把握重点环节,强化“两个两头”:一个是着力强化薄弱环节与优势特色这两头,把短板补长,把亮点做得更亮。另一个是着力强化顶天攀高与立地服务这两头,瞄准学科前沿为学科发展和科技进步做贡献,围绕重大需求为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

  重点学科建设,还要发挥领军人才重要作用。培养学科带头人、名师、名家,这是学科高峰的根基所在。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一个领军人才可以带起一支学术梯队,形成一门优势学科,创造一个名牌专业;一个高素质的优秀领军人才可以决定一个人才群体一路不败的命运。因为罗素的哲学成就,牛津大学成为当时世界哲学研究中心。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当年就是因为引进了爱因斯坦,加州理工学院引进了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逐步发展成为世界名校。德国洪堡创立的柏林大学取得成功,是因为聘请了黑格尔、谢林、雅可比等一批世界级大师。

  (作者系山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教授、博士生导师)